本期让我们一起领略“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科研团队”和“汉语科研与汉语文化建设团队”的风采。
团队协作聚合力 研教融合促发展
——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科研团队风采
英语语言文学是学校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2022年英语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近年来,外国语学院遵循“以人为本、凝练方向、汇集人才、打造平台、提高水平、服务地方”的建设思路, 形成了能体现本学科发展前沿且研究团队稳定的3个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与跨文化传播,并在学科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1. 学科团队结构合理,富有发展潜力
通过外聘名誉院长、培养学科带头人、引进学术骨干、鼓励教师进修等措施,已初步建成了专兼职教师相得益彰、研究方向稳定的学科团队。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1人,校级专业带头人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1人为曲阜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为校级教学督导;2人博士毕业后返校工作,10人博士在读; 8人有国外访学经历或留学背景, 1人获济宁市委市政府嘉奖,记三等功一次。
▲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卢卫中教授指导学科建设座谈会
▲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发展沙龙第四期暨“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国内外博士申请经验分享交流会”
2. 团队研究方向逐步凝练稳定,教学和科研成果显著
在学科团队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带领下,各研究方向逐步凝练,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积极承担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近5年,团队教师参与国家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8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4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在SSCI、CSSCI、SCI以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优秀成果奖14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8部;5人在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4人获外研社全国教学之星大赛复赛一等奖,18人获得校级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5人被评为山东省科技节跨境电商创新实践大赛优秀指导老师,4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挑战赛指导教师三等奖,3人为山东省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外国语学院教师范莉在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上荣获“优秀双语传诵人”荣誉称号
3.学生的科研意识得到强化,人才培养成效突出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介绍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重要研究领域,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兴趣,取得了显著成效。3名学生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6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5名学生分别获批校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资助项目。学生在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跨境电商创新实践大赛中,获得省级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12人分别获得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11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挑战赛初赛特等奖和山东赛区三等奖,1人获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三等奖,2人获山东省外语科技大赛三等奖, 1人获“外研社杯”英语阅读比赛山东赛区一等奖,1人获“外研社杯”英语写作比赛山东赛区二等奖。
▲外国语学院学生在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跨境电商创新实践大赛总决赛中喜获两个二等奖
4. 校地合作走向深入,服务地方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通过学校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煤集团和曲阜市东方中学等多家单位分别签署了校企、校地合作协议,在企业和学校建立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和学校对接,在师资互聘、教师挂职锻炼、专业和课程双方联合共建、学生毕业论文联合指导、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开展“企业家进课堂”和“名师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引进校外优秀师资,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派出本学科业务骨干到合作企业和中小学挂职锻炼,进行理论指导和业务培训,真正实现了校地双赢。截止目前,中煤集团等有2人被聘为产业教授,曲阜东方中学等有6人被聘为校外导师。本团队已有8位成员在企业、中小学等机关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另外,外国语学院每年选派约300名学生志愿者赴新疆和山东省各中小学参加支教实习,大大缓解了当地英语师资不足的状况,同时也带动了支教学校的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山东大学王湘云教授在外国语学院做学术讲座
▲上海外国语大学陈坚林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外国语学院教师张素珍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言
▲外国语学院与新利18体育官网在线娱乐 附属中学举行校地合作对接会暨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座谈会
▲外国语学院教师吴瑞民参加曲阜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研讨会并发言
▲外国语学院教师吴瑞民、王林、刘春雷、桑春芳被聘为曲阜东方学校校外导师
▲外国语学院教师马晓丽、李霄露被中煤集团跨境电子商务公司聘为挂职教师
5.广泛参与各种学术团体,充分发挥学科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团队成员有多人在山东省商务英语协会、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和济宁市翻译协会等担任重要职务。学科带头人杨楠教授代表济宁市政协委员提出成立济宁市翻译协会的议案获济宁市市政府批准,并于2016年7月成立济宁市翻译协会。英语专业师生作为翻译协会骨干成员,可为各行业提供人才资源和多语种翻译服务,助推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争取下,外国语学院获得了2022年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年会的承办权,必将进一步推动本学科的发展。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团队将以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契机,不断凝心聚力,凝聚共识,全方位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推动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张殿海 审核:杨楠 编辑:孔瑞)
培养汉语言文化自信 推动新文科发展创新
——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科研与汉语文化建设团队风采
团队负责人:王祥
团队成员:王永超、陈燕、张静、周晓静、张百领、孟琳、郑飞、刘卿、李晓霞、徐复岭
汉语科研与汉语文化建设团队,以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教研室为核心,是凝聚多方力量形成的综合性教科研共同体,主要任务是汉语基础理论研究、儒家文化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和汉语文化建设等。
▲团队部分成员
本团队擅长汉语理论研究、汉语教学与汉语文化建设,是新利18体育官网在线娱乐 所有师范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全校语言类教科研活动、校内外语言文化建设服务的主要力量。团队持续为学校汉语教学、科研和汉语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引领师生建立“汉语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而推动新利18体育官网在线娱乐 新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整个团队学历高,职称高,梯队合理,年富力强。现有博士后出站1人、博士2人、硕士5人;拥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
▲团队研讨
▲团队成员参加专业进修
近五年,参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首期建设任务、2018年央视秋晚经典诵读节目的排练统筹工作等;创办指导“论语大会”活动获得广泛好评。团队成员多人次获得省委高教工委“论语大会优秀指导教师”、省级“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市级“优秀园丁”、市级“推普形象大使”、学院“十佳青年人才”“最美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近三年,辅导学生参加省师范生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2人次、优秀指导教师2人次;指导学生参加省中华经典吟诵大赛连续获奖。
近年来,团队于《汉语史学报》《汉语学报》《语言科学》《民俗研究》《当代修辞学》《孔子研究》等发表cssci等论文7篇;获得省社科三等奖及以上2项、省高校人文社科奖1项。完成全国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1项、全国古委会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立项市级重点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部;立项省教育厅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建设“古代汉语网络教学平台”1个;立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1项、思政课程项目1项;立项校级精品规划教材2部。
▲团队成员师范生技能大赛辅导奖
▲团队成员参加党员服务学生活动
(供稿:人文与传播学院 撰稿:王祥 审核:王永超 编辑:孔瑞)